近日,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廣西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9月20日,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政策進行了解讀。
《若干措施》圍繞優化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布局、提高縣域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加強鄉村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完善收入和待遇保障機制等8個方面提出27條主要措施。到2025年,每個縣(市)至少有1所鄉鎮衛生院達到服務能力推薦標準;100%的鄉鎮衛生院能夠規范開展10項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80%以上的村衛生室能夠規范開展6項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
圍繞提高農村地區醫療保障水平,《若干措施》明確,持續健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制度綜合保障機制。落實困難人群資助參保和分類救助政策,繼續對農村特困人員、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給予全額參保資助,對低保對象、低保邊緣對象參保給予60%定額資助。完善防范化解因病返貧致貧風險長效機制,強化高額醫療費用支出預警監測,構建多元化、多層次返貧風險防范格局。同時,加大醫?;鹬С至Χ?,完善支付方式改革,實施“村醫通+”工程,實現村衛生室醫保結算,逐步提高縣域內醫?;鹩糜卩l村醫療衛生機構的比例。
相對于大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面臨人才“留不住”問題。對此,《若干措施》提出一系列富有含金量的政策舉措:完善人才培養機制,拓寬鄉村醫療衛生人才引進渠道,加強全科、兒科等緊缺人才培養。創新人才使用機制,盤活用好縣域編制資源,加強縣域醫療衛生人才一體化配置和管理,鼓勵人才雙向流動。完善人才激勵政策,提高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人員待遇,落實鄉村醫生補助政策,分類解決鄉村醫生養老和醫療保障問題,讓人才在鄉村留得下來,發展得好。